港科技术(佛山)有限公司

GKTech Co.,Ltd.

技术服务
盐雾试验
    发布时间: 2022-03-02 00:08    
盐雾试验

1 仪器设备

盐雾试验箱

2 试验要求

湿热箱应保持相对湿度为(93±3)%,温度为(40±2)℃;标准大气箱在(23±2)℃的温度下保持45%~55%的相对湿度

3 实验步骤

3.1.试样之间不应有接触,也不能与其他金属部件接触,因此试样应安放好以消除部件之间的影响。试验样品需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

3.2.根据相关规范对样品的初始状态进行记录,如目视检查和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的功能检测,并保存记录。

3.3.根据相应的标准选择对应的温度条件,需选择对应的严酷等级进行试验,其中严酷等级见附件2。

3.4.根据相应的标准选择对应的试验周期。

4 试验后样品处理与恢复

试验结束后取出样品,在清洁前自然干燥0.5h~1h,用不高于40℃流水清洗去除试验表面盐雾溶液,再立即用不大于200kpa压缩空气或吹风机距离试样大约300mm将试样吹干。

5 最终检测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外观目检,如有必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记录试验结果。

6 试验标准

GB/T 2423.18-201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IEC 60068-2-52:2017 《Environmental testing -Part 2-52: Tests-Tests Kb:Salt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IEC 60068-2-11:1981《Basic environmental testing procedures-Part 2: Tests-Tests Ka:Salt mist,IDT 》

GB/T 12967.3-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 第3部分: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各标准溶液配制与pH值调节要求

1.1溶液配制

5%氯化钠溶液(NaCl),干燥时,碘化钠的含量不超过0.1%,杂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3%。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应为(5±1%。溶液应通过以下的方法制备,将质量为(5±1)份的盐溶解在质量为95份的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中。注,有关规范可以要求其他盐溶液,其中成分与特性(浓度、PH值等)应在该规范中清楚说明如模拟海洋环境的特殊效应。

1.2 pH要求

盐溶液的PH值在温度为(20±2)℃时应在6.5~7.2之间。条件试验时,PH值应保持在该范围内。为此,在保证氯化钠浓度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稀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每一批新配置的溶液都应测量PH值。

2.1溶液的配制

2.1.1将分析纯的氯化钠溶于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中,使其质量浓度为50±5g/L。

2.1.2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分析纯氯化铜(CuCl2.2H2O),使其质量浓度为0.26g/L,±0.02g/L,(0.205g/L±0.015g/L无水氯化铜(CuCl2)

2.2调整PH

2.2.1用分析纯冰乙酸和氢氧化钠将溶液的PH值调整至3.0~3.1。

2.2.2根据收集的喷雾溶液的PH值调整溶液的PH值。如初配制的溶液PH值为3.0~3.1,则收集液的PH值一般在3.1~3.3

2.2.3 PH值的测定应在25℃±2℃用酸度计测量,可用测量精度不大于0.1的精密PH试纸进行日常检测。

2.2.4经过24h喷雾后,盐雾沉降速度应为每2000px2面积上:1.5mL/h~2.5mL/h;收集溶液的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0g/L±5g/LPH值为:3.1~3.3

3.1浓度

3.1.1试验所用的盐应当是高品质的氯化钠,干燥时,碘化钠的含量不超过0.1%,杂质的总含量不超过0.3%

3.1.2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应为(5±1)%。

3.1.3溶液应通过以下的方法制备,将质量为(5±1)份的盐溶解在质量为95份的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中。

3.2 PH值

3.2.1盐溶液的PH值在温度为(35±2)℃时应在6.5~7.2之间。条件试验时,PH值应保持在该范围内。在保证氯化钠浓度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PH值。

3.2.2每一批新配置的溶液都应测量PH值。

3.3 PH值可能需要调节,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满足第3.2.5的要求。 

3.4 喷雾后的溶液不能再次使用。 

3.5 浓度和PH值的测量应当在下列时间内进行:

3.5.1对于连续使用的试验箱,每次试验后都应对试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溶液进行测量;

3.5.2对于不连续使用的试验箱,在试验开始前应进行16~24h的试运行。试运行结束后,在试样开始试验之前立即进行测量。为了保证稳定的试验条件,还应按照1)的规定进行测量。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1)和(2):

喷雾周期次数和紧接着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的湿热贮存持续时间的组合。

严酷等级(3)至(6):

试验包括若干循环。每个试验循环由四个喷雾周期和紧接着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的湿热贮存,以及在四个喷雾周期和湿热贮存之后的一个在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的附件贮存周期组成。

严酷等级(1):四个喷雾周期,每个2h,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紧接着一个为期7d的湿热贮存周期。

严酷等级(2):三个喷雾周期,每个2h,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紧接着一个为期20h~22~h的湿热贮存周期。

严酷等级(3):一个试验循环包括四个喷雾周期,每个2h,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紧接着一个为期20h~22~h的湿热贮存周期;此后,再进行一个在试验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55%下为期3d的贮存周期。

严酷等级(4):严酷等级(3)所规定的两个试验循环。

严酷等级(5):严酷等级(3)所规定的四个试验循环。

严酷等级(6):严酷等级(3)所规定的八个试验循环。